永續新知Banner
淨零資訊
|
2025/05/22
電力碳足跡 vs 電力間接碳足跡 差在哪?

相信很多朋友在開始接觸碳盤查計算的時候

會在碳足跡資訊網看到三個資訊

分別是:

  • 電力碳足跡係數(2021):6.06E-1 kgCO₂e / 度(kwh)
  • 電力間接碳足跡係數(2021):9.73E-2 kgCO₂e / 度(kwh)
  • 電力碳排係數(2021):0.509 kgCO₂e / 度(kwh)

這時候你一定會想問:

  1. 到底哪一個才是我該用的?
  2. 不能直接用台電公布的2021電力排碳係數(0.509)就好嗎?


電力碳足跡 與 電力間接碳足跡 之間的差異:

這邊也不賣關子了

答案就是:「碳足跡係數=電力碳排係數+間接碳排係數」

直接用一張圖,去圖解他們之間的差異

電力碳足跡係數說明

(圖片來源:經濟部)


A=原料開採:媒、天然氣...等開採所產生的碳排放

B=燃燒發電:原料使用,所產生的碳排放

C=輸送電力:電力輸送所產生的損失

D=燃燒廢料處理:煤渣或者其他發電廢棄物處裡所產生的碳排放


其中

碳足跡係數=ABCD

電力碳排係數=B

間接碳排係數=ACD


所以

碳足跡係數(ABCD)=電力碳排係數(B)+間接碳排係數(ACD)



什麼時候該用哪個係數?

  • 做ISO14064組織型盤查,要使用:電力碳排係數
  • 做ISO14067產品碳足跡,要使用:電力碳足跡係數

想了解差異就要回歸ISO14064跟ISO14067的差異了,ISO14067會需要以生命週期角度去看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原料,還是廢棄物,都要以生命週期角度去看,電力自然也不例外


比較簡單的例子,以汽車為例,如果做汽車工廠的組織盤查就只需要知道製造時候用了多少碳排,但如果需要知道汽車本身的碳足跡,就會需要計算駕駛在購買汽車到汽車報廢的這10-20年間使用了多少汽油,排放了多少碳,兩者概念是不太一樣的。


為什麼電力碳足跡生命週期中,沒有使用階段呢?

生命週期當中的五個階段:原料、製造、配送、使用、廢棄

以上面這個電力碳足跡係數來看,只有4個階段而不是5個階段

少的就是「使用」階段

但如果計算汽車碳足跡都要計算使用者使用時候的碳排放了

為什麼電力碳足跡係數會少了這個使用階段的項目呢?


各位讀者想到了嗎?

其實並非不用計算

而是為了避免重複計算

因為電力在屬性上比較特殊,他是「被使用」的能源

例如

電力給手機使用,那會算在手機的碳足跡

電力給冰箱使用,那會算在冰箱的碳足跡

電力給電腦使用,那會算在電腦的碳足跡


而我們會用到電力碳足跡係數不就是因為我們在計算某個產品的碳足跡排放嗎?

假設電力係數本身就包含某個產品的使用階段,而我們又再算一次某個產品

那是不是就重複計算了呢?

因此電力在碳足跡計算上面比較特別的存在,也只有他較為特別


小結

一言以蔽之

組織型碳盤查,用台電公布的係數;產品型碳盤查,用碳足跡資訊網的係數(非間接的那個)

而電力間接碳足跡係數並不是為了要混淆使用者而被放在碳足跡資訊網上面的,而是為了給使用者可以反推電力碳排係數使用,如果搞清楚每一個的意思就不會混淆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