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知Banner
新知快訊
|
2025/02/17
2030減碳目標公聽會:高耗能產業與政策挑戰

環境部近期公布了「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訂定2030年較2005年減少28±2%的排碳目標,並針對能源、製造等六大部門設立管制量。此目標關乎台灣的能源轉型,然而,隨著AI、半導體及資料中心等高耗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減碳挑戰日益嚴峻。

高耗能產業帶來能源需求

在環境部7日召開的公聽會上,經濟部坦言,AI、半導體與資料中心的產業成長將帶來大量電力需求,「能源需求大概無法下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永續發展組副組長潘建成表示,未來這些產業的投資成長幅度可觀,雖然透過多元綠能可減少碳排,但電力需求仍將持續增加。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則質疑,環境部原本預估碳費機制可促使產業在2030年前減少37百萬噸碳排放,但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製造部門的減碳量恐僅達30百萬噸。他呼籲政府應更清楚評估高耗能產業的成長趨勢及其排碳影響。

環團質疑「增氣減煤」政策,呼籲能源轉型

對於政府的能源政策,環保團體表達憂慮。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洪碩辰指出,經濟部簡報顯示台灣GDP持續成長,而碳排放穩步下降,似乎呈現「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脫鉤」的趨勢,然而未來能源需求仍未充分納入評估,實際脫鉤仍有疑慮。

該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進一步指出,政府應避免預設未來電力需求大幅成長,並應聚焦於如何實現低成長、零成長甚至負成長的可能性。他認為,目前政府對高碳排發電設施的投入過多經費,恐導致「碳鎖定效應」,建議調整「增氣減煤」政策,以節能與再生能源為優先取代方案。

再生能源發展與2050淨零目標

針對能源轉型,能源署能源政策及氣候變遷組組長廖芳玲表示,再生能源發展仍需時間,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天然氣。氣候解決方案(Solution for Our Climate,SFOC)政策分析師林彥廷則呼籲,政府應在下一期「部門行動方案」中,明確規劃天然氣如何逐步轉型,以確保2050年能夠達成淨零排放。

本次公聽會吸引來自政府、產業及環保團體近800人參與,顯示社會對減碳政策的高度關注。在高耗能產業持續成長與能源轉型挑戰並存的情況下,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間取得平衡,將是政府與企業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