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碳管理、產品碳足跡(CFP)與ESG揭露風氣與法規要求越來越高,企業與組織愈來愈重視溫室氣體盤查。通常企業會先從組織型碳盤查(如ISO 14064)起步,進而發展到產品層級碳足跡(如ISO 14067)或為符合碳標籤等認證需求而直接進行產品盤查。
其中 ISO 14064 組織型碳盤查,相對容易起步,排放係數公開易得,所需的排放係數多數可在政府或國際單位的公開資料庫中取得:
🔹 台灣政府公告資料: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 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包含燃料、電力、製程等多類排放係數。
👉 立即前往
🔹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National GHG Inventory Report)
提供全國部門別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料,並且有些數據可作為參考。
👉 前往查詢
🔹 國際權威來源:
IPCC(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報告
提供標準化的排放因子與全球評估報告,是國際通行的參考依據。
👉 查看報告
產品碳足跡(ISO 14067)係數尋找難度高!
與ISO 14064比較,ISO 14067強調從原料開採到廢棄處理的「全生命週期排放」,這也導致原本像14064那樣簡單方便,並且由政府提供幾乎一切你所需的盤查係數的狀況差異甚大
網上許多教學文章說明,第一順位是採用國內係數,再來可以是由供應商提供的數據,但實務經驗上供應商的碳盤查進度相比他的客戶通常只慢不快,甚至還有供應商對溫室氣體盤查一問三不知
最後如果查不到國內碳足跡資訊網係數,很大的可能性就只能往軟體資料庫去查詢
但生命週期的係數到底要去哪裡找呢?
詳細如下:
- 台灣:碳足跡資訊網
- 美國:USLCI Database
- 歐盟:ELCD database
- 中國:Chinese Life Cycle Database (CLCD)
- 日本:Inventory Database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DEA)
- 瑞士:Ecoinvent
- 農業:Agri-Footprint
資料庫太多了怎麼選?
你不知道那些資料庫能查詢到你要的資料,但各自資料庫又獨立
這時候要整合就需要靠軟體了,國際上著名的LCA軟體有:
- Simapro 軟體
- eFootprint
- Spera Gabi
- OpenLCA
⚠️ 重要提醒:許多LCA軟體不一定「內含」資料庫,常見授權模式為:
>>軟體需購買一次性授權
>>每一資料庫需個別加購授權(且通常有更新費)
因此買了軟體不等於買了資料庫,這點一定要先有正確的觀念
坊間碳盤查系統
現在有大量的軟體商開發盤查系統,這些系統通常為平台型軟體,與LCA資料庫可能未直接綁定,常須自行匯入或透過API串接,即使直接綁訂了,通常係數授權費又是另外計算,購買前應詢問清楚授權方式、是否含資料庫、是否支援自行擴充..等等,在業界聽過不少糾紛案例,多數都是認知落差或者沒有溝通清楚,業務為了快速成交省略了很多東西鬧出了糾紛。
建議您在選購前評估以下幾點:
- LCA資料庫授權是否有包含在裡面,或有包含多少使用額度
- 資料庫是否夠完整,包含你所需的材料/製程/供應鏈活動
- 授權方式是否清楚(軟體授權、資料庫授權、更新方式、後續維護費用)
使用碳排放係數的三大原則
- 地理相關性:優先選用本地或生產地區資料(例如台灣產品應以本地係數為優先,或國家資料庫)。
- 時間相關性:係數有年度版本,請優先使用最新版本(如 2018 優於 2015)。
- 技術對應性:即使原料相同,製程不同也可能導致碳排差異,係數選擇需謹慎選擇,最好了解相似係數之間的差異在選取。
🤝 想避免踩雷?
最後,想買但害怕踩雷? 歡迎諮詢我們的碳管理顧問團隊
如果害怕購買到沒用的系統、軟體、係數,歡迎聯繫我們諮詢
除了顧問服務,服務範圍也包含協助建立產品碳足跡計算流程、LCA軟體選型或係數選擇策略,有需求都歡迎聯繫我們的碳管理顧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