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知Banner
新知快訊
|
2025/02/18
菲律賓綠能產業的成長快速,台灣擬赴菲律賓種電

2024年,菲律賓再生能源市場實現了飛躍性的發展,新增裝置容量達794.34 MW,超過了2021至2023年三年間的總和。這一成就不僅顯示出政府在能源轉型上的努力,也表明市場對於綠電的需求日益增長。根據菲律賓能源部的報告,該國的綠能產業受益於一系列積極的政策支持,如降低技術成本、改善投資環境以及推動市場需求增長等因素,這些都有效助力了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的氣候投資調查,菲律賓在2024年跻身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之一,僅次於印度。這一進展主要歸功於菲律賓政府在再生能源政策上的積極推動,以及一系列利多政策的實施。相較之下,台灣的綠能市場排名大幅下滑,跌至第22名,這是四年來的最低點。

在BNEF的調查中,菲律賓的得分為2.65分,位居亞太地區第二,僅次於印度,超越了中國。這表明,菲律賓在能源政策方面的積極進取,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尤其是在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方面。

政府利多政策

菲律賓政府自2023年起,將再生能源組合標準(RPS)上調,要求電力供應商的能源供應中,必須有一定比例來自綠色能源,並將該比例從1%提升至2.52%。此外,菲律賓政府還開放了外資可以持有100%股份的再生能源項目,這樣的政策刺激了國內外企業對綠電的投資興趣。

另據統計,過去十年間,菲律賓的淨計量電價(Net-Metering)計畫已經新增了141 MW的再生能源裝置。這一計畫讓居民和商業用戶能夠將自家生產的綠電回售給電網,進一步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發展。

市場對再生能源的需求

隨著太陽能和風能設備的成本逐步降低,綠電與傳統燃煤發電(俗稱“灰電”)之間的價格差距逐漸縮小,使得綠電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這樣的變化,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預示著菲律賓在實現其2035年35%、2040年50%的再生能源目標上,將會取得顯著的進展。

水力發電是主要焦點

菲律賓能源部近期公布了第三輪綠色能源拍賣(GEA-3)的初步結果,吸引了21家廠商參與。雖然有多家公司撤回報價,但仍有14個項目成功進入審查階段,預計建設容量將超過7,500 MW,顯著超過政府的預期目標。特別是在水力發電領域,申請容量達到了7,500 MW,這遠超出了原先的目標。然而,地熱發電的投標量則相對較少,顯示市場對地熱能源的投入尚顯不足。

這次拍賣的結果將依照投標價格從低到高選擇,預計將在5月公布最終的中標名單。

 

台灣政府積極規劃赴菲律賓種電

而菲律賓綠電產業的發展也吸引台灣的注意,台灣政府近期也提出了“赴菲律賓種電”計劃,即台灣企業在菲律賓建設再生能源設施,生產的綠電可供應當地使用,並將剩餘的綠電通過電纜傳回台灣。這一構想在經濟部長郭智輝的推動下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根據郭智輝的說法,這一計劃具有可行性,並計劃在2025年的3月進一步向外界報告進展。他強調,台灣不僅需要解決本國的電力需求,尤其是綠電的需求,還需為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做準備。


菲律賓種電玩真的?

隨著菲律賓綠電市場的持續發展,預計會有更多來自台灣和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合作與投資。台灣在發展綠電方面具備技術優勢,尤其在太陽能與風能領域。因此,菲律賓將成為台灣企業擴展國際市場的重要戰略基地。政府在這方面的積極布局,也為台灣企業開創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綜合來看,菲律賓綠電市場正在經歷快速增長,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為市場提供了穩定的發展動力。對台灣而言,與菲律賓的合作不僅能夠加速本國的綠能建設,也能夠共同推動兩國的能源轉型進程,實現更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