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知Banner
永續資訊
|
2025/01/16
永續報告書:確證/查證/保證/確信/認證/驗證,傻傻分不清楚?

前言:

永續報告書製作完畢後,時常聽到需要驗證之類的用詞

但一下查證一下確證的,搞混了還會被糾正,但糾正完仍一頭霧水,「證」來「證」去的到底是甚麼意思,又有什麼不同呢?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要求日益提升,企業面臨的永續壓力也越來越大。無論是投資人、消費者,還是政府機構,都希望企業能夠提供透明且可信的永續資訊。然而,面對如「查證」「確證」「保證」「驗證」這些類似的詞彙,不要說是一般民眾了,就連在業界多年的人士一不注意也會用錯,人們經常感到困惑——它們到底代表什麼?有什麼不同?

接下來,我們將為您梳理這些概念,並用舉例的方式讓讀者比較容易理解。


比照表:

開頭直接給結論,舉例及解釋說明詳見後面後面


中文

認證

驗證

確證

查證

保證

確信

英文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ion

Validation

Verification

Assurance

Assurance

對岸
用語

認可

認證

審定

核查

保證

審計

目的

獲得背書,提升公信力

用途

認可機構

認可品質

認可專案的流程

針對報告書品質背書

對象

機構

實驗室

產品

服務

流程

流程

計劃書

流程

計劃書

永續報告書

永續報告書

查核
單位

主管機關

第三方機構

第三方機構

第三方機構

第三方機構

會計師

使用
標準

依主管機關

ISO

或其他標準

ISO

或其他標準

ISO

或其他標準

AA1000

ISAE3000

查核
時間

無規定

無規定

執行前

執行後

執行後

執行後




認證/驗證

認證與驗證都是提升信任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但兩者的側重點和適用範圍有所不同。認證專注於評估機構或實驗室的能力,確保其具備執行特定工作的專業性與技術水準;而驗證則針對產品、過程或服務,確定其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及標準。


認證(Accreditation):

對象必須為機構或實驗室,指主管機關對特定實驗室或驗證機構的能力進行正式評估與認可,確保其具備執行特定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術和資質。


驗證(Certification):

指由中立的第三方機構以書面方式確認某產品、過程或服務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及標準。驗證的目的在於確保其達到特定標準,並提供可信賴的證明文件。


以下用直接用例子的方式帶大家了解:



正確性

描述

說明

正確

無限永續是經過國家環境部認證過的公司

表示主管機關認證的公司

錯誤

本公司XX產品經過SGS認證

產品不是機構,不可以被認證

錯誤

本公司經過SGS認證

SGS不是主管機關

正確

本公司XX產品經過 ISO 14067 驗證

表示產品/程序經過第三方機構驗證

錯誤

本公司經過 ISO 14064 驗證

公司不可以被驗證,但程序或產品可以

正確

本公司碳盤查通過無限永續ISO14064驗證

表示程序經過第三方機構驗證

錯誤

本公司碳盤查通過無限永續ISO14064認證

認證只用在機構或實驗室

正確

無限永續是歐盟XX部認證的機構,可以在台灣做碳盤查相關的驗證

歐盟是主管機關,無限永續是機構,碳盤查是服務或流程


會這麼亂容易搞混原因除了定義和適用對象有明確規定外,Certification在台灣譯為「驗證」,但對岸大陸則譯為「認證」,這種翻譯的差別在雙方交流頻繁的情況下,使用上被潛移默化的影響,雖說生活上沒有說一定要使用什麼,聽得懂就好,但撰寫正是報告書或文件的時候必須注意用詞,尤其雖然大陸的驗證等於我們的認證,不過Accreditation對象必須是機構或實驗室,Certification對象是產品、服務或程序,這是不會變的。



確證/查證

這兩個都是們在做碳盤查,或寫政府補助企劃申請時候會用到的詞彙,


確證(Validation):

未來式,評估並「確定」減碳專案現有計畫、資訊、目標是否合理,通常還沒開始執行。


查證(Verification):

過去式,「檢查」並驗算報告/文件/計畫的資訊或目標是否合理,通常執行已經完成,要完成後才有辦法「查」。


例如一家企業在做ISO 14064-2 或 自願減量專案時候,在申請環節都會分別使用到確證跟查證,差別就在執行前的審查和執行後的審查,申請階段需透過確證確認計畫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是否真的有機會達成目標,還是天馬行空不可行的想像;執行完成後則以查證驗證是否依報告書流程完成,並檢視成果品質。

ISO 14064-2 或 自願減量專案




保證/確信


這兩個英文翻譯都是Assurance,並且都屬於永續報告書第三方查核使用,目的是提升報告的公信力,但差異在於查核單位、適用標準和細節有所不同。


保證(Assurance):

「第三方查證機構」針對永續報告書查核背書,以增加公信力。


確信(也是Assurance):

「會計師機構」針對永續報告書查核背書,以增加公信力。



名稱

查核單位

使用標準

等級區分

保證

第三方查證機構

AA1000保證標準

高度保證

中度保證

確信

專業會計師

ISAE3000確信標準

合理確信

有限確信


說明:

1. 保證與確信在英文都是Assurance,但中文根據查核單位不同稱呼有所不同。

2. 少數公司強制要求確信,其餘確信或保證可二選一,根據「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 第四條,屬於食品工業、化學工業及金融保險業者、餐飲收入占其全部營業收入之比率達百分之五十以上者,需要強制使用確信。

3. 等級不同代表查核的嚴謹度與第三方對資訊的保證程度不同,連帶影響的是其費用、時間、與複雜度,但合理與高度保證因報告書資訊被嚴謹驗證過,會讓投資人更安心。

4. 保證等級當中並沒有低度保證,只要有保證就能讓投資人安心了。



結語

經過比較表與解釋,原本超級無敵容易搞混的幾個用語就可以輕鬆搞懂他的意思了,企業面對日益增長的永續壓力,人員與企業需要精準了解「認證」、「驗證」、「確證」、「查證」、「保證」、「確信」等專業術語是什麼。他們名稱雖然相似,但適用範疇和程序大相徑庭,但精準的用詞有助於更有效溝通,並進一步增強報告的專業性和信任度。